妇科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, 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可能, 有的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, 如月经过多、淋漓不尽、点滴出血等, 亦有的月经完全规则。本科对这些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联合诊断性刮宫, 报告如下。
1 资料和方法
1.1 一般资料
2001年1月~2002年12月, 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可能的门诊患者共46例;年龄26~50岁。其中5例因月经过多在半年内做过诊断性刮宫, 因症状仍无好转而再次就诊。
1.2 方法
所用仪器为德国wolf公司产品, 诊断镜4 mm, 治疗镜7mm, 实际操作时控制压力范围为16~20 mmHg, 检查时机多选择在子宫内膜增生期, 月经紊乱者选择阴道出血已经减少时, 所有病例均先行宫腔镜检查, 之后常规进行定位刮宫, 刮出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, 宫腔镜诊断标准以冯瓒冲等[1]提出的育龄妇女的宫腔镜正常表现为依据。
2 结果
46例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可能的患者中, 通过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41例, 子宫粘膜下肌瘤2例, 3例正常内膜;除子宫粘膜下肌瘤外全部行诊断性刮宫, 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例增生过长例正常内膜例
3 讨论
子宫内膜息肉可位于宫腔的任何部位, 大小从数毫米到数厘米, 呈卵圆形或指状突出, 表面光滑, 质软, 色灰白, 微红, 蒂粗细不等[2]。因子宫内膜息肉的特性, 单纯诊断性刮宫可能漏刮体积过大或过小的息肉, 而且可能仅刮到一点碎片, 难以作出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诊断, 常会出现漏诊, 而在宫腔镜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定位诊刮, 可以显著地提高检出率。本文5例患者因月经紊乱近期做过诊断性刮宫, 其中2例病理示子宫内膜息肉, 3例病理示正常内膜, 前者有1例在宫腔镜检查下又发现子宫内膜息肉, 病理亦证实, 后者有2例在宫腔镜检查联合诊断性刮宫下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。根据本文检查结果, 宫腔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有41例, 病理诊断有39例, 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, 由此可见, 两者联合既可帮助诊断, 防止因经验不足等原因而出现的误诊, 又有一定的治疗作用, 而且可以即时检验治疗效果为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可靠方法
参考文献
[1]冯瓒冲, 黄玉莲, 姜克让, 等.宫腔镜检查术.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 1986.53.
[2]冯瓒冲, 邵敬於.实用宫腔镜学.上海: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, 1999.65